你知道吗?最近在咱们这片水域,发生了一件让人又气又好笑的事情。捕鱼者,这个看似平凡的职业,竟然在湖面上演了一出“科技擒贼”的好戏!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看看这场捕鱼者的“大戏”吧!
话说那天,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资阳区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们,正准备开展“清风行动2025”专项执法行动。他们可不是一般的执法人员,而是带着高科技装备的“侦探”哦!只见他们操控着无人机,在湖面上空盘旋,寻找着那些非法捕鱼者的踪迹。
突然,无人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可疑的身影,正在湖中忙碌着。执法人员们立刻锁定目标,迅速包抄过去。原来,这是一位正在电鱼的村民宋某。他可没想到,自己竟然被高科技装备给“盯”上了!
执法人员们迅速将宋某抓获,并缴获了皮划艇、潜水装备、大功率电瓶等作案工具。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查扣了113公斤的非法渔获物!这可真是“丰收”啊!
据执法人员介绍,电鱼设备瞬间释放的高压会导致鱼类绝育甚至死亡,严重破坏水域生态链。所以,他们呼吁市民们遵守相关法规,禁渔期内不要在禁渔区捕捞,保护好重点水域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我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捕捞、放牧、狩猎等活动。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将被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说到捕鱼,我们不得不提一种神奇的生物——鱼鹰。最近,在莲花池公园,就有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鹗(鱼鹰)捕鱼的精彩画面。
只见这只鱼鹰在高空盘旋,突然俯冲而下,双爪如钩直入水面,瞬间水花四溅。待它振翅飞起时,利爪中挣扎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儿,展现出高超的捕鱼技巧。鱼鹰,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通常只选择水质清澈、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活动。
近年来,莲花池公园通过持续的生态治理,水体透明度显著提升,水生植被恢复良好,为鱼类繁衍提供了理想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鸟类前来栖息。
除了鱼鹰,还有一种捕鱼高手——鸬鹚。鸬鹚,又名鱼鹰或水老鸦,是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它们捕鱼时,一般不会立即吞下,而是将鱼暂时储存在喉囊中。这个喉囊还可以自由伸缩,鸬鹚会用舌头和喉部的肌肉将喉囊的开口部分扩大,使鱼能够顺利进入。
鸬鹚的另一个“隐藏装备”是它的气囊,这是鸟类特有的呼吸器官。鸬鹚潜入水中时,气囊里会存储一定量的空气,相当于让它们实现了水下呼吸。此外,鸬鹚的眼睛有着很强的调节能力,水上水下都能看得很清楚。
当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破坏生态平衡。比如,平湖市当湖街道的居民在林埭镇双庙村富庄浜河道处使用电鱼方法进行捕捞,被林埭镇综合执法队队员查获。执法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已对该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此外,上杭白砂镇河长办联合白砂派出所也开展了针对非法电鱼、毒鱼、炸鱼的专项整治行动。他们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守护好绿水青山。
捕鱼者这个职业,既有浪漫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捕鱼者们在美丽的湖面上,尽情展现他们的技艺。同时,对于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不法分子,我们要严惩不贷,还水域一片宁静。